3月1日,夏历仲春初二“龙仰头”,广东省汕尾市陆丰碣石古卫城迎来了一场逾越海峡的文明盛宴——首届海峡两岸民风体裁开元官方版下载汇运动在此隆重启幕。来自两岸的3000余名高朋与大众齐聚一堂,独特见证了这一汗青性时辰。 一时之间,运动成为两岸媒体存眷的核心,汕尾也凸显了其在两岸交换中的奇特感化。正如台湾新竹县寰球客家文明交换协会理事长何雅芬所言:“经由过程如许的民风运动能够进一步增进两岸交换融会。” 据悉,首届海峡两岸民风体裁汇运动将连续至往年12月,时期将经由过程非遗展演、美食物赏、文创交换、诗词吟咏、民风探寻等情势,展示汕尾与台湾深沉的文明渊源。 古卫城下的两岸共识:一场逾越海峡的文明盛宴 首届海峡两岸民风体裁汇运动的启动典礼上,正字戏《失利还朝》以澎湃气概拉开尾声,南派武打、跑布马等非遗技能重现明清抗倭御寇的壮烈场景;台湾游神马夫赵四子带来的扮演,则将台湾庙会的鲜活力息与碣石古卫城的汗青神韵相融。五色狮巡游、钱鼓励、妈祖祈福等节目轮流退场,两岸民风在此碰撞融合,引得不雅众连声欢呼。
“这些扮演让我好像回到台湾的庙会,逼真感触到了两岸文明血脉相连!”台湾云林县李老师感叹道。运动现场摩肩接踵,盛况绝后,吸引了浩繁市平易近旅客前去不雅看。广东卫视消息联播、新华网、中国消息网、中国台湾网、羊城派、西北网等媒体平台纷纭报道。据统计,停止3月4日下战书,运动相干信息总计2881篇次,播放量或浏览量约5000万次,网平易近纷纭点赞两岸一家亲,祝愿故国繁华鼎盛。 从“三年夜原乡”到“文明磁场”:汕尾何故成为两岸交换洼地? 汕尾与台湾的渊源,深植于汗青血脉。作为开辟台湾汉人的三年夜原乡之一,汕尾与台湾共享妈祖信奉、宗族文明、方言风俗,这里另有三处对台交换窗口平台,分辨是广东省级对台交换基地汕尾凤山祖庙跟汕尾市级对台交换基地城区关帝庙、碣石玄武山游览区。这些都为两岸文明交换奠基了精良基本。
运动时期,台湾高朋特地参访汕尾遍地妈祖庙。在乌坭天后宫,台湾同胞与外地大众独特祭拜妈祖。喷鼻火围绕中,两岸信众双手合十,期求风调雨顺——这一场景被中新社镜头定格,成为“两岸同根同源、同文同俗”的活泼注脚。 “这些年我在陆丰走了100多个村庄,大略打仗了40多个姓氏的家属,连续有良多台湾家属请我研讨他们的族谱,带他们‘回家’。”台湾新竹县寰球客家文明交换协会理事长何雅芬在接收采访时告知记者。作为一名研讨客家文明的学者,她从族谱研讨中寻觅台胞祖地线索,就在首届民风体裁汇运动启动前一天,她胜利牵线台湾新竹县杨氏宗亲到汕尾陆丰寻根祭祖。她感叹道:“血脉相连的亲情是割一直的。”